CONTACT US
400 - 880 - 3995編碼器怎么接線?首先來說說線制,5線制、7線制是什么意思,這個說的是編碼器的接線有幾根,5線制的輸出為ABZ三相,一根電源正極,一根電源負極(同時是公共端com)。7線制是A+、A-,B+、B-,Z+、Z-,一根電源正極,一根電源負極,根據編碼器的類型還有其他線制的,比如帶RS485通訊的、模擬量輸出的線都不一樣。
從整體來說,編碼器分類增量式和絕對式的,絕對式的有單圈和多圈的,每個脈沖位置都是有記憶的,斷電后會記住當前的位置,而增量式的就累計脈沖計數的沒有記憶位置的功能。下面的就說下線、位的區別,拿到一個編碼器用于定位或者測速我們首先要看下它的分辨率才能計算,如上圖的歐姆龍編碼器分別率是2000P/R,代表旋轉一圈輸出2000個脈沖,線和位的概念一般在我們伺服電機后面的編碼器是常見的,線指的是編碼器的光電碼盤一圈的刻線,刻線越多說明分辨率越高,常見的100線、2500線等轉換成ppr就是100P/R,2500P/R。但是在伺服電機后面的編碼器一般采用4倍頻計數可以提高分辨率,相應的100線的分辨率就是400P/R,2500線就是10000P/R,什么是4倍頻計數?
我們先將一下單倍頻計數在一個周期內只檢測B相的上升沿,檢測到一個上升沿脈沖計數一個或者說是完整檢測到一個A和B周期,而4倍頻計數就是在一個周期檢測到A和B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總共4個,那么一個周期內就檢測到4個脈沖,分辨率提高4倍。
線的概念則來自于:
在它的圓形碼盤上沿徑向有若干同心碼盤,每條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區相間組成,相鄰碼道的扇區數是雙倍關系,碼盤上的碼道數是它的二進制數碼的位數,在碼盤的一側是光源,另一側對應每一碼道有一光敏元件,當碼盤處于不同位置時,各光敏元件根據受光照與否轉換出相應的電平信號,形成二進制數,以2的n冪次方輸出。
可以看出以位做單位的編碼器的分比率要高于線的,一般超過10000線的就用位來標明,通常如15位、17位的分辨率是經過倍頻過的轉換成就是2的15次方(32768)、2的17次方(131072)。
無論的分辨率是如何標明的,我們最終要用的編碼器旋轉一圈輸出多少個脈沖,這樣才能準確定位和測速,把這個搞明白就好了
編碼器接線規范
編碼器(encoder)是將物理信號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的信號的一種設備。應用于速度控制或位置控制系統的檢測元件。現場運輸小車均使用的是帝爾TR廠家的CEV65 M型號編碼器,其中C表示緊湊絕對型、E表示光學、V表示實軸、M表示多圈、65表示外殼65mm。
編碼器接線方法1:
需要的工具:剝線刀、開口2mm一字改錐、內六花一套、偏口鉗一把,開口3mm十字螺絲刀一把。
操作的步驟:
①設定地址,接線口朝下拿編碼器,左邊撥碼是十位,右邊撥碼是個位。
②設定終端:只接入線時,此編碼器是終端,兩個終端都打到ON;入線和出線都接時兩個撥碼都撥到1位。
③接線:
④把接線端子的附件按順序套在DP線上,如下圖;
b)剝除DP線外層的橡膠層10cm左右,如圖4;
c)把內層的金屬屏蔽層屢開,并擰成一股,如圖5;
d)剝開線內部白色保護層,把屏蔽層接到圖7中橢圓標出的螺絲上,并接網線,A接綠線,B接紅線,如圖6,圖7
此方法的優、缺點:
優點:
屏蔽層接觸好;
缺點:
接線方法復雜,不易于操作
碼器接線方法2:
所需工具:
DP線剝線刀、開口2mm一字改錐、內六花一套、偏口鉗一把,開口3mm十字螺絲刀一把。
操作步驟:
①設定地址,接線口朝下拿編碼器,左邊撥碼是十位,右邊撥碼是個位。
②設定終端:
只接入線時,此編碼器是終端,兩個終端都打到ON;
入線和出線都接時兩個撥碼都撥到1位。
③接線:
④用專業DP線剝線刀剝線,按圖8按順序穿上附件,并做好屏蔽;
b)接線,A接綠線,B接紅線,如圖10。
此方法的優、缺點:
優點:
接線方法簡單,易于操作;
缺點:
屏蔽層容易接觸不良。
5根線的編碼器接線方法:
①程序用的是單向計數器接DC24V電源和一個A即可;
②如果用的是雙向計數器接DC24V電源和A,B即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A,B需接到PLC的有高速計數功能的輸入點上;
③三芯是接+,-,A相,按編碼器說明書對照接。
5根線的分別是A/B/Z,加兩根電源線;5根的是增量省線式的編碼器電纜,包含共地傳輸的正交編碼、電機零點和電源線,扇區霍爾信號與ABZ共用,上電時短時被UVW占用;5根程序處理稍差,啟動時要控制編碼器電源,電纜芯數比多線式少。
上一篇: 編碼器選型技巧及選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