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器精度與分辨率都有什么區別
文章來源:http://m.131aaa.com/ 發布時間:2019/04/24 點擊數:
對于傳感器的分辨率與精度的理解,可以拿千分尺為例,分辨率代表千分尺最多可以讀到小數點后幾位,但精度還與尺子的加工精度,測量方法有關系。
同樣的,在旋轉編碼器的使用中,分辨率與精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編碼器的分辨率,是指編碼器可讀取并輸出的最小角度變化,對應的參數有:每轉刻線數(line)、每轉脈沖數(PPR)、最小步距(Step)、位(Bit)等。
編碼器的精度,是指編碼器輸出的信號數據對測量的真實角度的準確度,對應的參數是角分(‘)、角秒(‘’)。分辨率:線(line),就是編碼器的碼盤的光學刻線,如果編碼器是直接方波輸出的,它就是每轉脈沖數(PPR),但如果是正余弦(sin/cos)信號輸出的,是可以通過信號模擬量變化電子細分,獲得更多的方波脈沖PPR輸出,編碼器的方波輸出有A相與B相,A相與B相差1/4個脈沖周期,通過上升沿與下降沿的判斷,就可以獲得1/4脈沖周期的變化步距(4倍頻),這就是最小測量步距(Step)了,所以,嚴格地講,最小測量步距就是編碼器的分辨率。
“分辨率”和“精確度”——即Resolution和Accuracy。
ADC分辨率由數字化輸入信號時所使用的比特數決定。
而精確度是指對于給定模擬輸入,實際數字輸出與理論預期數字輸出之間的接近度。
換而言之,轉換器的精確度決定了數字輸出代碼中有多少個比特表示有關輸入信號的有用信息。
分辨力也稱為分辨率,是指指示裝置有效地辨別緊密相鄰值的能力。
一般認為數字裝置的分辨力就是最后一位數字,模擬裝置分辨力為指示標尺分度值的一半。
測量精度是泛指測量結果的可信度,但不是規范用語。
用2.000V量程的三位半數字電壓表舉例來說,它的分辨力是0.001V,假設其精度是0.8%±3個字。
假如現在有三個個電壓的真實值是x=1.6780V,y=1.6785V,z=1.6790V。
分辨力就是,它能判別出電壓x與z之間相差0.001V,即測量z顯示的數字肯定比x大0.001;
但是它無法判別x與y之間和y與z之間的區別,即測量y時可能顯示的與x一樣,也可能顯示的與z一樣,是不確定的。
精度大概的意思就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最大差距。
比如,這個表測量x電壓,它可能顯示的是1.688,也可能顯示的是1.665,
也可能是別的什么數,但是范圍不超過2.000x0.8%±3個字=±0.019V。
也就是說這個表測量x電壓時顯示1.659V-1.697V之間都算沒問題。
簡單點,做一個電壓表,10位AD測10V電壓,基本上每一格就是
10V/2^10=10/1024=0.01V,這是分辨率,表示它的分辨能力是每格就是0.01V,
但是由于積分電容不好,電阻溫飄大,外部干擾,AD本身非線性等,
一個真正精確的10V電壓你測出來是9.51V(分辨率決定了你最后一位小數的位置--十分位,還是百分位等),
這時你的分辨率是夠高了,0.01V分辨率啊,但精度呢?差了0.5/10V=5%!
總之,分辨率可以上得很高,大不了增加AD位數,
你分辨率小數點后位數再多,但受其它因素影響,但精度卻不能提高。